Monday, November 29, 2010

十二洞高爾夫

轉載自2010年11月29日信報財經新聞

「為什麼一輪高爾夫球要打十八洞?」本月十九日賜官劉天賜在《講東講西》電台節目中問筆者。

當時我只說出相傳下來的典故。就是很早以前,蘇格蘭人打高爾夫球本來沒有限定要打十八洞的,最早的球場也不是十八洞,有些可以是七個,或十個,或十三個洞不等,視乎當郡縣的地勢而定。他們就是跟著一個一個的循環打下去,打到累了便停。

蘇格蘭天氣寒冷,很多球員自備威士忌飲用暖身,開球前他們把威士忌倒滿一個用皮革包褒的曲型瓶內,挾在腰間或袋在外衣的「錶袋」內(當年高爾夫球服式男士是穿面服的,起碼上衣是西裝),每打完一個洞便打開酒瓶,倒一瓶蓋傾一口,如是者打完十八個洞後酒剛好喝光,非要折返會所取酒不可。於是慢慢演變成打十八洞為一輪,球場的設計亦以十八個洞為主題,從第一號洞至第十八號洞地勢上來看是一個大圓圈,第十號洞離出發點最遠,所以第一至九洞稱之為out course,第十至十八洞為in course。

後來才改成今天大多數球場採用的雙圓式設計,第九洞已回來會所,方便球員休息一下或午膳後再從第十洞出發,第十八洞回來,我們便改稱第一至九洞為前九洞(front 9),第十至十八洞為後九洞( back 9)。

在電台節目中,我還沒說的是,今年十月我在曼谷的亞太區高爾夫球高峯會議中,聽到澳洲球員大白鯊諾曼(Greg Norman)倡議的十二洞高爾夫。這個提議可謂「think outside the box」,但想深一層,亦有其道理,尤其是在亞洲地區,不是亞洲國家地方不夠大,而是目的是吸引更多人打高爾夫。

當時他說:「我們需要吸引更多新球員,一定要解放高爾夫,令我們能隨時隨地不用花太多金錢和時間便可以打。」
本身已是成功商人和球場設計師的大白鯊再補充說,他在南美洲設計的十二洞高爾夫球場其實是最適合中國和越南這些國家的了,因為投資不會太大,省時而且有助經濟效益,况且,誰說休閒高爾夫一定要打十八個洞?十二洞高爾夫可能成為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高爾夫呢。這也難怪,近年我們愈來愈多見大白鯊在中國推廣他的業務。

在太平洋彼岸,前世界一姐索倫斯坦(Annika Sorenstam)和美國高球場設計建築會(American Society of Golf Course Architects)的CEO Hud Hinton和主席Erik Larsen也異口同聲咐和。鑑於美國受經濟影響高爾夫球業被捲入低潮,他們也認為目前打高爾夫球太貴、太難可以打到,太慢打完和經營成本太高。

十二洞高爾夫能否打出一條新路還言之尚早,筆者只會聯想到個人體驗:「真的,為什麼每次和友人賭球,明明一直贏錢贏到第十二洞,之後不是一鋪清袋就是『輸凸』!」十二洞真是個好主意!筆者舉「桿」支持。還有,將來可能自己年老體弱,或者對一些女士來說,打九個洞不『夠喉』,十二洞正好,十三不祥啊!

slau8@netvigator.c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