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3, 2011

高爾夫球桿的不法用途

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1年5月30日

上月,報載一名經常來港洽商的印度商人,抵港落機轉乘巴士前往尖沙咀入住酒店。豈料在彌敦道下車之際,即被四名分持高爾夫球桿及壘球棍的巴基斯坦裔男子毆劫,賊人搶去男事主的行李,內有不同國籍的貨幣,總值逾100萬港元。

為什麽賊人要用高爾夫球桿及壘球棍行兇?從案發現場照片分析,「兇器」大有可能是一枝P桿和一枝S桿。球友一定知道,除推桿外,P桿和S桿是最重,殺傷力最大,桿身亦最短,方便毆打。

當然,還要考慮在熙來攘往的大街上攜帶以上「兇器」,就算遇上警察也奈不了何。身上挾有牛肉刀和西瓜刀,就算有理也說不清,難道巴基斯坦裔人士不能到練習場學打高爾夫球嗎?

用作自衞不失為最佳選擇

其實,在世界各地以高爾夫球桿作不法用途,早已屢見不鮮,最為球友認知的當然是前年老虎太太在「火遮眼」下隨手在家抽出一枝「最不好打」的四號鐵桿,追打正在駕車離開的老虎活士,結果只是那輛Cadillac Escalade SUV的後玻璃窗「受了輕傷」。

不過,話得說回來,高爾夫球桿用作自衞,亦不失為最佳選擇之一。我們常在電影中看到,女主角深夜在睡房聽到出面有異響,馬上叫醒床邊熟睡的男主角,他便會第一時間從床底拿出一枝高爾夫球桿,一邊轉腰作出半upswing狀,一邊輕步出外探察。難怪美國人除手槍外,最喜愛在家「一桿傍身」。

這令筆者想起多年前初學球的一次體驗。筆者向教練埋怨為何自己的球總是打得不遠。

他凝着筆者打球,良久一言不發,之後拿一個大bean bag來,那bean bag大得可以整個人坐下去。教練放在筆者面前吩咐道:「大力打它,當它是來打劫你的賊人,打死他為止!」

筆者當時望着教練問為什麽?他答因為筆者心理出問題,每次下桿皆誠惶誠恐,太刻意瞄準小白球,恐怕打不中,所以不敢發力。如今,教練只要求筆者打大豆袋,打中是必然,所以可放下心頭大石,集中全身發力,能打到沉甸甸的大袋飛起更好。

不要隨便變賣


經過這訓練後,筆者可以很驕傲地告訴各球友。如果將來touch wood真的遇上有賊入屋打劫,筆者很有自信可把他「毆」跛腳,雖然筆者的球還是打得不遠!

至此,筆者還要解決另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球桿全部儲在球會內,家中竟沒有枝球桿。而且,筆者一直是阮囊羞澀,怎捨得花幾百元買自衞球桿?說時遲,那時快,一天途經街邊收買地攤,竟然發現一套生銹的舊球桿待沽(什麼牌子不好說了!),筆者連價也不講便以20元買下一枝P桿和一枝沙桿,可能賊人也是從這類地攤買來高爾夫球桿行劫。

最後,筆者不得不在此補多一筆,奉勸各球友不要隨便把舊球桿變賣給來歷不明和不懂高爾夫球人士,應留作自衞之用!

Sunday, May 22, 2011

高球無情 也動IT人


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1年5月23日

高球風雲

高球無情 也動IT人

筆者的球友大多是以前的IT同業,很奇怪自己寫了十多年高爾夫球文章,卻甚少寫到golf與IT的關係。我只記得1998年寫過一篇有關當時微軟的蓋茨(Bill Gates)為了提升公司的形象,親身上陣與Callaway合作一則電視廣告。在廣告中,他說五年前才學打高爾夫球,it was humbling!他非常喜歡打球,但打得不好,非常沮喪(frustrating)!

筆者當然不能代表香港IT人,但相信他們大部分都會同意蓋茨以上的說法。

趁上周五香港管理學會(Hong Kong Management Association,HKMA)在粉嶺哥爾夫球會舉辦的周年慈善高爾夫大賽中,我問HKMA的IT Management Club主席Norris Hickerson,作為IT業界的一分子,Norris對此也有同感。以前的香港IT人和蓋茨一樣,普遍比較遲學打高爾夫球。遲學球的後果都一樣,他們只能成為一名平平無奇的「humble golfer」。

十三歲已跟爸爸從美國田納西州來港定居的Norris說,記得他第一次參與其中,還未懂得打高爾夫球,只為支持這籌款活動,讓更多貧苦學生能升讀電腦學系。參與幾年以後,才學打球,從此無可避免地愛上高爾夫球。

球洞猶如Apps和Program

高爾夫球對IT人的魔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和其他專業人士相比,他們打球的出發點可能有點分別。成功的IT人一定會醉心於電腦,以及熱愛應用電腦來解决生活上的現實問題,心理上慢慢地養成的職業病,就是視技術、邏輯至上和「無情」地追求完美。順理地,遇上高爾夫這個有稱為超現實(surreal)的深淵,很多IT人一旦墮進去,不自覺地便把高爾夫相等於一個十八洞的application(即是現今簡稱的apps);不同的球場、不同的洞有不同的specification,需要不同的program,寫好這些program需要很多subprograms和subroutines,我們要電腦硬件受命和滿足我們的要求,最終都要回到指令(instruction set)的層面去。指令才是一切!

所以IT人學打高爾夫球與常人有別,我們喜愛指令。但同一個高爾夫球,同一個揮桿動作指令,放在不同的CPU(即我們還未退化的腦袋)和peripheral(即不聽話的身軀)上,execute出來效果往往不統一,unpredictable之餘,還有很多bugs。每次到練習場怎debug也沒完沒了,這令IT人包括微軟的蓋茨口中所說沮喪的原因。

球場愈來愈多IT人


本來,高爾夫球「無情」的屬性正好迎合IT人「無情」地追求完美的性格。高爾夫球「無情」,是因為它不會認得誰在打它,李嘉誠也好,下任特首、男性或女性甚至長毛也好,高球不會買他們的賬。它只是按照你的指令作出物理性移動,絕對「冇情講」。而然,更令人沮喪的是,高爾夫球「無情」之餘,更矛盾地要求我們處處也要用「心」去打。果嶺上一個四呎的推桿,我們是要用「心」去推的,就像一套百分百bug-free的軟件,沒有「窩心」的介面(interface)也贏不到用戶的歡心。

說到底,高爾夫是天、地、人、氣合一的活動,IT主導人類的未來,除了冷冰冰的科技外,還要融貫天地人氣,這才是IT行業的大趨勢,亦是成功IT人的不二法門。高球場上,喜見香港愈來愈多IT人打高爾夫球,還有更多年輕人和女球手加入,樂在其中。香港IT的新一代,相信不會再humble矣。

http://mind-of-steven.blogspot.com

Thursday, May 5, 2011

從奧巴馬高爾夫球鞋說起

轉載自2011年5月6日信報財經新聞

報章記載上周日奧巴馬只打了慣常十八個高爾夫球洞的一半便離開,為攻擊拉登作最後準備。直至奧巴馬晚上十一時半公布拉登死訊時,外界才猛然醒覺,奧巴馬打高球後,沒換鞋子就返回白宮。

這情況若在十五年前是沒可能發生的,因為當時高爾夫球鞋全部皆用金屬釘造,現今的所謂膠釘(soft spikes)球鞋尚未面世。金屬釘鞋的好處是耐用,有時鞋破了釘還未磨損,而且「咬地性」強;但只可踏草地和類似草地地面的地氈、人造草和厚膠等物料,如果踏在光滑地面上則非常危險,隨時「素面朝天」!

自九十年代中,新一代膠釘高爾夫球鞋初次面世,當時大部分職業高爾夫球員都不樂意採用,批評膠釘「咬地性」弱。

職業高爾夫球員與業餘高爾夫球員不同,他們揮桿動作一定沒保留,很多時需要「去到盡」,尤其當「收桿」(finishing)一刻,左腳腳底一定要固定在地上,不能移動,不然會影響球的方向、距離和身體的平衡,所以職業高爾夫球員對球鞋的要求甚高。

球鞋商為了攻破這個龐大市場,不斷改良膠釘設計,從平均每鞋六、七枚增至八枚;從每枚膠釘的三長腳四短腳設計至八硬腳皆有,膠釘磨損後更可以更換。

膠釘對果嶺破壞比鐵釘小


同時,各鞋商皆大打環保牌,游說各大球場禁止球員穿鐵釘鞋落場,因為膠釘對果嶺上草的破壞比鐵釘小得多。最經典的一篇文章是從每個球員每打十八洞後,果嶺上被鐵釘打下多少個小洞(spike mark)開始計算,結果是每人一天內單是在果嶺上已留下二萬五千個小洞,一組四人打一輪賽事便「貢獻」十萬「洞」,數字委實驚人。

直到USGA作了一系列研究,證明金屬釘破壞果嶺的能力最强,尤以bent grass最傷,所需維修時間和費用最長。

千禧年初,很多球會明文規定球員只准用破壞力較弱的膠釘,球員不得不屈服和習慣。至今,差不多全部球場皆禁用金屬釘鞋,而筆者的金屬釘鞋亦早已束之高閣,成了歷史文物。承讀友告知何處還可以穿金屬釘鞋打球,筆者定會前往尋找久違的感覺。

所以,筆者可以肯定奧巴馬穿的一定是膠釘高爾夫球鞋。這類膠釘鞋可再分為兩大類:可以換釘和不可以換釘。

不可以換釘的高爾夫球鞋嚴格來說其實是沒有真釘,只不過鞋的cleat是一塊鋪滿凸粒的硬膠底,款式儼如一雙休閑鞋,有些黑色的更可襯西裝上班,只要「踏青」後仔細清理一下,上司絕不輕易察覺。

港高官應多打高球減壓


故此,有理由相信奧巴馬穿的極可能是這類高爾夫球鞋。在此得要澄清,筆者不是鼓勵打工仔「吞pop」打高爾夫,而是鑑於香港大眾傳媒甚愛責難喜好打高爾夫球的高官。

當天是星期日,美國總統視打高爾夫球為正常活動並無不妥。國家元首也可在處理重大危機前在高爾夫球場先行減壓,大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在球場的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之勢,外國傳媒並無異議;香港高官大可引此為例,多打高爾夫球,也許可減低進醫院人數。

執筆時(5月4日)拉登屍體照片仍未公開,奧巴馬在白宮Situation Room穿的高爾夫球鞋也沒入鏡。筆者未能推翻陰謀論的同時,亦不能肯定奧巴馬當天穿的是什麼牌子。

純以個人臆度,布殊被擲的是N字頭鞋,但以奧巴馬的愛好,應以F或E字頭居多,若我是該鞋廠的全球市場推廣總裁,當真相大白後,定會把握時機,大做文章宣傳:Shoes for Golf and all Situations - Never Needed to Change!

Friday, April 29, 2011

高球女神被遺棄?

轉載自2011年4月29日信報財經新聞


上周日《蘋果日報》用四分三港聞版篇幅以〈高球女神為港爭光卻遭港府遺棄〉為題大做文章,這又是一篇典型「唔識高爾夫球記者寫給唔識高爾夫球讀者睇」的文章。

這十多年間,此類不求甚解的高球文字在大眾媒體不時出現,筆者早就習以為常。不過,今天還要為文駁斥,原因是這報道實在是「屈」香港特區政府「食死貓」。

整篇報道圍繞香港女學生游凱寧球技了得,十七歲便揚威國際,現今二十六歲已夠資格參加美國女子高球職業賽(LPGA),但因資金不足而被迫流落美國。文章內容不乏煽情(沒錢買機票回香港才叫「流落」),角度像「為民請命」式對游凱寧寄予同情,當然亦不忘埋怨特區政府沒施援手。

獎金大於國家榮譽

坦白說,筆者亦曾寫過很多文章,埋怨特區政府對香港高爾夫球運動的支持不足,但今次倒要越俎代庖,替特區政府作出一些澄清。

首先要指出,高球職業賽與業餘賽的分別非常大。筆者一直呼籲特區政府推動高爾夫球運動,青少年如從小接觸高爾夫,可發掘他們的潛能。一直由政府全資運作的香港高爾夫球總會(Hong Kong Golf Association)就是肩負這任務,但因高爾夫球未列入精英運動員項目,所以推動力和覆蓋面往往不夠。

一些日趨成熟的年青高爾夫球員,例如男子組十七歲的廖樂天、女子組十六歲的陳芷澄和十三歲的譚亦晴等,香港高爾夫球總會每年會資助他們代表香港出外比賽,爭取經驗,他們將來會否轉打職業或繼續升學則因人而異。(游凱寧中五畢業後獲東華三院獎學金赴美修讀藝術。)

如果選打高球職業賽,卻是另外一回事。職業高球賽的獎金很高,而參賽者目的只有一個──純為奪取個人榮譽和獎金,披不披國旗對球員的意義並不大。全球只有萊德盃和總統盃(和2016年奧運)才是以國家名義比賽,老虎活士(Tiger Woods)曾在某年萊德盃賽前一周對記者坦白說了真心話而招惹非議:「有機會贏取100萬美元獎金的賽事,比能夠代表美國國家隊『有趣』得多呢!」

全世界高爾夫球職業賽組織包括由PGA巡迴賽國際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GA Tours)主辦的美國職業巡迴賽(PGA Tour)、美國女子職業巡迴賽(LPGA)、歐洲職業巡迴賽(European Tour)、亞洲職業巡迴賽(Asian Tour)、日本職業巡迴賽(Japan Golf Tour)、澳洲職業巡迴賽﹝ PGA Tour of Australasia)和賽事較少的南非陽光巡迴賽(Sunshine Tour)等。這些都是一些組織努力找贊助商舉辦的賽事,打造一些讓職業球員「揾大錢」的平台。

不會用納稅人錢投資


要成為職業高球員,入場費昂貴是有一定道理的。考Q-School(Qualifying School)是部分業餘球員必經之路,Futures Tour其實是打入LPGA的另一比較便宜渠道。而報道中所說的昂貴包括「每次比賽最少要三套球棒,需3至4萬元」乃是不盡不實。

故此,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會用納稅人的錢投資在個別職業球員身上,讓個人賺錢。這和國家花費在培訓運動員的性質不同,國家預計的回報是為國增光,但高球是個人獎金至上的職業

雖然,台灣球手曾雅妮嘗到世界一姐滋味時也獲總統馬英九接待;又例如墨西哥前一姐奥查婭(Lorena Ochoa)退休後全力投入培訓墨西哥青少年高爾夫活動,但曾雅妮、奥查婭和世界各地職業球員,包括現今在LPGA頻頻參賽的中國球手馮珊珊,都不是由國家資助轉打職業賽事的。這幾位球手都知道美國前總統甘迺迪的名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放在高壇上也是沒錯的!

找贊助商才能踏出第一步


那末,缺錢怎能成為職業高爾夫球員?答案是找贊助商。當然,找贊助商又是一個投資與回報比率的問題。南韓球手朴世莉業餘時代從未到過美國,是三星一手栽培出來的,其他包括大韓航空、現代汽車和三洋等,這些大企業熱中贊助球員,將來則可大賣廣告。

筆者遇過一名大韓航空贊助過的「過氣」南韓女職業高球員,她打不到好成績,大韓航空便安排她在機場當接待一職為生!試問香港能有這種情況發生嗎?

每位揚名國際的職業球員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背後都有一個滄桑故事。以筆者一己觀察,游凱寧的故事只是開始,她不應怪香港特區政府,要怪的是生於大企業國際視野不夠的香港,贊助高爾夫球還未成氣候。

Sunday, April 17, 2011

美國PGA實屬高球大滿貫?

轉載自2006年8月25日信報財經新聞

高爾夫球大賽,本來是叫the major championships,不知是否受到其他運動影響,現今華文媒體喜歡把這四大賽事(majors)說成大滿貫賽事,可能和中國人喜歡打麻雀有關。

大滿貫是從英文Grand Slam翻譯過來。這本來自橋牌的名稱,(一手牌中所有tricks都贏了叫做Grand Slam),但Grand Slam讀起來實在太順耳了,及後借用到網球、棒球、乒乓球、摔角、桌球等等什麼大小運動上,像每種運動都一定要有大滿貫才入主流。但每種運動中的所謂大滿貫又有不同的定義,沒共同標準,混亂非常。至今,連美式早餐也可以點一客叫做Grand Slam(炒蛋)的!可想而知Grand Slam多受羣眾樂用,以至濫用。

當然,高爾夫不想「同流入汚」,嚴格來說,高爾夫是沒有什麼大滿貫的傳統稱號或定義。一九九九年,高球作家John Feinstein出版了一本名為The Majors的書,為高球發燒友詳盡介紹現今譽為高球四大賽事的起源、演進過程、球星背後軼事等,資料非常豐富及有趣,但沒稱這這四大賽事為Grand Slam。

這四大賽事,就是每年四月的美國大師賽(The Masters)、六月的美國公開賽(US Open)、七月的英國公開賽(The Open Championship)和八月的美國PGA錦標賽。最惑眾的是,高球中確有一項賽事叫做Grand Slam of Golf(一九七六年在夏威夷發起的),但和The Majors無關,而且代表性不高。

英籍球手竟佔地利

Grand Slam這稱號何時走進高爾夫,筆者的臆度是可能因為老虎活士在二○○○至○一年間連續順序囊括了全部大賽冠軍,媒體想要褒獎他,稱他為Grand Slam冠軍,但想深一層,他最後那場冠軍的是跨了一年度才贏的美國大師賽,不是一年內全摘,有人索性叫他Tiger Slam算了。

第八十八屆美國PGA錦標賽,亦是今年最後一次的大賽,在芝加哥附近的Medinah鄉村俱樂部球場舉行,截稿時剛打完第三輪。老虎活士和Luke Donald雙雙以低十四標準桿領先。這是老虎從未試過打完五十四個洞後與別人並列榜首的。他以往不是把對手拋離執起半隻杯耳,就是落後數桿,在最後一輪一鼓作氣的追上來。

今屆遇到這位移居了芝加哥佔盡地利的英國球員Luke Donald,五十四洞後和活士打個平手,每人也是十六小鳥、三十六par和两個柏忌,名副其實不相伯仲,可謂真正的龍爭虎鬥,盡在最後十八。


活士與左撇子不相伯仲

賽前高球迷本來渴望看到的,是两大熱門老虎活士和花名左撇子(Lefty)米高遜(Phil Mickelson)今年的生死戰。此两人可謂是當今世上高球壇上两大頂尖高手,論獎金排名,老虎第一是不爭的事實,但論球技,球評家絕不會、亦不敢替他二人排名次,两人都是二十一世紀高壇劃時代性的翹楚,如一定要排名,有些球評家創出一句「一個是number 1,另一個是number 1a」,成為佳話。

和他們同一組比賽的是剛奪了今年美國公開賽冠軍澳洲小子奥基利(Geoff Ogilvy)。賽前訪問他和當今高壇雙雄同組比賽有何感覺,他幽默地答:「我買到全場最好的座位!」

結果,打了三輪後,奥基利不只自謙說是觀眾外,還僅比活士低三桿穩守第四位。澳洲擁躉已進入亢奮時刻,且看此具英國皇室血統、Sir Angus Oglivy的遠親、來自墨爾本小子奥基利,能否豉其餘勇,一口氣在同一年內連續在英國和美國取得雙大賽冠軍。

衛冕冠軍左撇子米高遜的表現令人多少有點失望,雖然還能以六桿之差並列第八,但在最後一輪從活士手上搶六桿絕非易事。

近態大勇的西班牙小子加西亞(Sergio Garcia)也是另一黑馬,猶記得一九九九年,此子當時只得十九歲,已在這同一球場僅輸給活士屈居亞軍,一鳴驚人。今番只以四桿之差並列第五,奪標機會絕對不弱。

和什麼比賽一樣,每位運動員出場定必想贏,全力以赴。高球更無什麼第幾號種籽球員,理論上每位球員出場勝出機會是相等;相反地,就算奪過這錦標賽两次冠軍剛的斐濟辛格(Vijay Singh)失手機會也是相等,今年他两輪後已被淘汰出局。
高球賽事精彩之處,非但變數太多,觀眾更能看到球員和環境作持久戰時的每分每秒,從他們的舉動推敲他們的內心世界,和分析他們怎樣調控心理起伏,不是輕描淡寫說一句「球是圓的」便可歸納起來!

高球迷徹夜不眠,守候電視機旁,就是要第一時間捕捉這種前美國體育評述員一代宗師Jim McKay說過的Thrill of Victory, Agony of Defeat時刻!

Thursday, April 14, 2011

老虎觀瀾湖與民同樂



轉載自2011年4月15日信報財經新聞

老虎活士(Tiger Woods)在香港時間本周一早上才完成美國大師賽(The Masters),雖鎩羽而歸僅獲並列第四名。不過,其私人飛機周二凌晨四時抵達深圳,早上十時老虎便步入東莞觀瀾湖會議廳內,來自各地的媒體均以熱烈掌聲歡迎他重臨觀瀾湖。

十年前正值老虎當打之年,筆者猶記得他當日被二百多名媒體和過萬球迷瘋狂追逐。老虎一發球後,球迷一擁而上,筆者和女攝影師也被推跌在地上,險些弄成一發不可收拾的人踏人場面。筆者喊女攝影師趕快追上去,一定要拍到老虎的最佳照片。

十年後,三十六歲的老虎可能受性醜聞和復出後十八個月內成績下滑等影響,顯得霸氣不再。贊助商為老虎安排記者招待會(十年前沒有),可惜主持人的提問依書直說,乏善足陳,令人納悶。

記者會不讓媒體自由提問

最後更沒有給記者自由提問環節,還「屈」媒體一些問題是從各媒體收集回來的,令一些在場媒體大為不滿。《南華早報》的Tim Noonan翌日亦有報道(老虎記招也有不讓媒體提問的先例,但事前已通知各媒體,但今次沒有)。

其實,中國球迷對老虎的性醜聞可說是包容量最高的民族,性醜聞在中國從來不是大新聞,大部分中國球迷對老虎的「性歷奇」就算不認同也不會立即倒戈相向,只要老虎的球打得漂亮,對他不離不棄是有目共睹的。

贊助商用欲蓋彌彰手法安排記招,有如驚弓之鳥,實屬可笑。今天中國為亞洲高爾夫市場發展最快的地區①,各大供應商無不虎視眈眈,本屬無可厚非,而將來誰家能脫穎而出,熟悉中國國情者未必佔絕對優勢,還看公關手法的優劣、媒體和球迷的支持。

反而,老虎在八十名記者前悶了近一小時,態度依然和譪可親。老虎午餐後走上奧拉沙寶第十五洞的發球台,開始為時九十分鐘的表演,從一號木、長鐵桿、短鐵桿至推桿一一示範。觀眾更可跟老虎到球道上,近距離觀摩他揮桿的美姿②,老虎更不厭其詳把球放在不同落點,未打之前更即場口述其瞄準角度、目標和策略,還試用不同球桿在同一地點打出的不同效果,讓在場觀眾大飽眼福。

現場教學多多錢也買不到

觀眾跟隨老虎到果嶺,學習其推桿心法,在旁的鍾瓊華兄忙於翻譯之餘,也適時順應在旁球迷要求要看老虎打沙坑,主動把球撿到沙坑,還「極其專業地」用腳踏下一個「荷包蛋」讓老虎示範③;老虎欣然照做,令球迷歡欣不已。大夥兒跟老虎到第十六及十七洞,沿途他一直示範表演,不時用心講解打沙桿的要訣④和過水塘的心理等等。

這種由老虎親自現場教學的高球,可謂多多錢也買不到,亦是中國球迷的福氣。老虎亦很識趣,一邊打球一邊有講有笑,打不好時觀眾更問他是否有jetlag。同時老虎亦表演其精湛球技,令觀眾嘆為觀止。及後打至第十八洞,老虎更向五名當天青少年比賽各組別冠軍選手進行示範教學,令青少年球手們獲益良多。

十年間,老虎在觀瀾湖的態度判若兩人,今天的親民形象肯定令其中國粉絲人數激增。最後,不得不指出觀瀾湖吸收了十年前經驗,懂得適度控制人流,讓觀眾能自由及近距離觀賞老虎之餘,再沒危險場合出現。當然,這亦反映在場過萬中國球迷和嘉賓對高爾夫文化的認識,又邁進一步。

http://hkej-golf.blogspot.com/

① 詳見4月1日和4日本欄〈中國高爾夫市場方興未艾〉及〈中國高爾夫「三化」之路〉兩文。

② 老虎揮桿美姿http://www.youtube.com/watch?v=w762312LMBs(劉兆生攝)

③老虎打「荷包蛋」http://www.youtube.com/watch?v=dVHJXTHOVFU(劉兆生攝)

④老虎講解打沙桿的要訣http://www.youtube.com/watch?v=CXU_gY1lxHo(劉兆生攝)